從《妙法蓮華經》來看《衛賽節》

《衛賽節》是佛教裡的一項佛陀紀念日。是為了紀念佛陀誕生,成道和涅槃的日子。雖然有些佛教傳統對於這些事宜的紀念日有偏差,但本地則是遵循了世界佛教友誼會所擬定在五月的月圓日為《衛賽節》。一般寺廟裡頭,無論那個傳統的佛教,都有有一些祈福,放生,浴佛等等的節目或儀式。其中最典型的當然便是浴佛了。

浴佛(或灌佛)是《衛賽節》一項很具象徵性的儀式。向在水盆中間的悉達多太子的雕像進行淋浴的動作,彷彿重演當時佛陀降誕的那一幕。那重演佛陀降誕可否由甚麼意義?可能對一般信眾就覺得只要參加寺廟的活動,多少能累積些功德甚麼的。這點我們是可以隨喜,畢竟見到了象徵佛陀的塑像而生起了歡喜心,這是很不錯的。比較有認識的應該就會參考《浴佛功德經》裡所描述的浴佛能得十五種功德。通常在這塊,學人會比較注重對於經裡說的"成就十五殊勝功德而自莊嚴",來解說自己在浴佛的當兒,自己內心也得起觀照反思自己的思維,行為可否與《浴佛功德經》裡的十五種功德相應。那奉行《妙法蓮華經》的「法華行者」們又該如何看待浴佛這一項儀式呢?

來看回《衛賽節》的本意,就是來紀念佛陀佛陀誕生,成道和涅槃的,而從《法華經》裡確實有教法,可以在您浴佛時,用來內省而提醒自己在「法華」的道風上。

舍利弗!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?諸佛世尊,欲令眾生開佛知見,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;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;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 故,出現於世。-《妙法蓮華經·方便品》

在勺子舀起香湯給悉達多太子第一灌沐時,想到佛陀的降誕,回憶起以上這一段的重點,便是佛陀的現世是為了讓我們得以「開佛知見,示佛知見,悟佛知見,入佛知見」。這憶念一起,提醒自己佛陀並非無原由的兩千多年前的印度降誕。

『一切世間天、人及阿修羅,皆謂:『今釋迦牟尼佛, 出釋氏宮,去伽耶城不遠,坐於道場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』然,善男子!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-《妙法蓮華經·如來壽量品》

在勺子舀起香湯給悉達多太子第二灌沐時,想到佛陀的成道,回憶起以上這一段的重點並了解到佛陀的成道便是弘法的開始。因我們的根器的不同而應機說法。

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,今猶未盡,復倍上數。然今非實滅度,而便唱言:『當取滅度。』-《妙法蓮華經·如來壽量品》

在勺子舀起香湯給悉達多太子第三灌沐時,想到佛陀的涅槃,回憶起以上這一段的重點便是釋尊一直與我們同在。而釋尊還在行他的菩薩道喔,這表示著從《法華經》的角度,佛陀的涅槃非靜態,而是以另一姿態持續的給與我們鼓勵和力量。

在結束時,憶念起一下這一段,如果能真的背誦出來更好:

諸有修功德,柔和質直者,則皆見我身,在此而說法。-《妙法蓮華經·如來壽量品》

這是信受本佛久遠實成釋迦牟尼佛一項很重的教法,而以上這段所講的"諸有修功德"當然便是以《法華經》的行法理解來進行,別被外面一般對《法華經》不了解的人給唬弄一番。

來個總結,以「法華行者」的角度,浴佛儀式連結以上的憶念是可以使其更有意義,但如果沒有浴佛的話,也可以自己參閱《法華經》看看以上所提到的經文,自己內省的體會一番。

祝 衛賽節過得充實,過得有意義
南無久遠實成大恩教主釋迦牟尼佛

斯明 節慶隨筆
明悅居予願堂

Note:

  1. Feel free to share this article if you find it meaningful and have the courtesy to include the original url and keep the writer updated by writing to varada.shrine@gmail.com .